第二十章 西出阳关无故人(四)(1/2)
第四节
火车由鄯善向西,直下吐鲁番盆地。
我们的列车自东向西如同一条出洞的蟒蛇,喷云吐雾的由盆地的边缘,沿着道貌岸然傍俨如红岩的火焰山边奔驰着,呼叫着,像一匹脱缰的野马直抵盆底的葡萄沟――吐鲁番火车站。
吐鲁番盆地位于新疆东部。盆地最低处的艾丁湖湖在低于海平面154米,是我国最低的盆地。吐鲁番盆地气候干热异常,是我国最热的地方自古就有“火洲”之称。1963年6月日下午,我们乘坐的火车抵达“火洲”。
时值下午五小时,烈日照射,火焰山如同冒着青烟,喷着火苗,燃烧得通红的焦炭,烘烤着大地,气流变成了热浪,我们的列车犹如炉火上的烤箱。车厢板壁是烫的,座位是烫的,连茶几都是烫的,我们的嗓子在冒火,身上在流汗,酷热难当,直到列车开动之后才有些改变。
火焰山岩石呈红色,在炎热的阳光照耀下,红光闪闪,云烟缭绕如同阵阵烈焰。火焰山因吴承恩所写的《西游记》中,孙悟空保护师傅唐僧去西天取经,途经此地被熊熊烈火所阻,而借“铁扇公主”的芭蕉扇灭火的故事而著名于世。
火车到达大河沿车站,又下去一些到南疆的旅客。车上乘客到此为止,经过沿途几个大站的分流,车厢里已不像先前那样拥挤了,所剩下的人多数都是到达乌鲁木齐终点站的。
孙大哥被我捅醒之后,再也没有睡意了。过了大河沿,他索性从行李架上取下装乐器的布袋子,拿出二胡和几样敲打乐器开始唱他即兴自编的歌词:吐鲁番的葡萄,哈密的瓜呀,香甜可口人人夸!
小伙子、姑娘吃了心里美,老头、老婆吃了甜掉了牙!
甜掉了牙!甜掉了牙!
哎嗨……哟――他自拉自唱,攸攸然逗得大家笑的前伏后仰,就连民族同志也在大笑,跟着一齐鼓掌。
孙大哥受到大家的表扬,更是来了劲头。
接二连三地又唱了两首歌子,两段戏曲――什么山东吕剧“李二嫂改嫁”和河南豫剧“穆桂英挂帅”。随之又从布兜里取出了两片半圆的铜板,敲打着说了一段山东快书“大实话”:铛哩咯铛,铛哩咯铛,铛哩咯铛来铛哩咯铛。
哎!哎!
墙上画虎不咬人,砂锅子和面顶不上盆。
要的儿不如亲生子,寡妇熬儿不如有男人。
铛哩咯铛,铛哩咯铛,铛哩咯铛来铛哩咯铛。
哎!哎!
天上下雨地上流,瞎子点灯白费油。
有钱难买老来瘦,外甥打灯笼是照舅(旧)。
铛哩咯铛,铛哩咯铛,铛哩咯铛来铛哩咯铛。
哎!哎!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顿时车厢里气氛异常活跃,欢笑声、喝彩声接连不断,连列车员也停下脚步在一边观看,孙大哥受到表扬是更加卖力的在表演。
一会列车员报站:“前方就要到达达板城车站了,有下车的同志请做好下车准备。”
车上开始播放那首流行全国经久不衰,几乎老少皆知的――王洛宾谱写的新疆民歌“达板城的姑娘”:达板城的石头硬又平呀,西瓜大又甜,那里来的姑娘辫子长呀,两个眼睛真漂亮。
你要想嫁人不要嫁给别人,一定要嫁给我,带着你的嫁妆,领着你的妹妹,赶着那马车来。
达板城的石头硬又平呀,西瓜大又甜,那里来的姑娘辫子长呀,两个眼睛真漂亮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